原戶型有個較大的門廳,特別設計二道門,這樣門廳就是一個獨立的儲物空間,還可以減少走廊的噪音和灰塵。地面是仿木板瓷磚更易于打理。
原戶型中餐廳是最暗的地方用大面鏡子和燈池改善客廳采光不足,讓亮度更均勻,餐廳的吊頂部分和餐桌形成對應,增加層次感,讓高的部分顯得更高。
客廳主色調是黑白加木色,局部深灰,燈具配飾以工業(yè)風為主。線條簡約分明,木色元素讓空間更柔和。因為有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(tǒng),所以周邊都有吊頂。
配合不同顏色、材質的變化,讓背景墻實用而有設計感。淺色家具提亮空間。
客廳分一部分空間給客衛(wèi)做淋浴房,沙發(fā)背景墻順勢打造成凹凸的立體墻面,凹進去的部分增加了水吧和儲物柜。而擴大后的衣帽間正好和客衛(wèi)突出的部分平齊。中間黑色門是洗衣房。
利用墻體關系,中島、吧臺、電視墻綜合設計,更有效的利用空間。
吧臺和櫥柜緊挨在一起,功能增加卻沒有占用太多空間。三個臺面高度不同,材質不同,顏色并沒有太多對比,這樣有層次又不會顯得凌亂。
業(yè)主較少時間做飯,所以選擇開放式廚房。墻面選擇仿水泥灰墻磚,增加工業(yè)元素。將原來對著陽臺的窗戶設計成層板,保證采光的同時增加裝飾感和利用率。
將陽臺門拆掉和客廳連通,更換窗戶,讓光線更多進入客廳。
原戶型中書房算是一個封閉的房間,現在將非承重墻拆除,門洞和書房門同時擴大,書房門使用折疊門,讓光線更多的進入客廳,增加客廳采光。
主臥和主衛(wèi)之間的空檔做嵌入式衣柜,這樣空間利用率更高。
裝飾畫錯落安排,加上線條設計,讓背景墻簡約而生動。
衛(wèi)生間的門剛好對著床頭,所以設計隔墻擋住。隔墻上留一道空隙,顯得更輕盈,避免視覺上的壓抑感。
衛(wèi)生間使用水泥灰地磚,頂面是仿生態(tài)木的吊頂材料,延續(xù)工業(yè)感。利用一部分客廳面積實現浴缸。
① 廚房面積狹小,業(yè)主平時不怎么在家做飯,所以改造成開放式廚房。利用墻體的關系,將中島、吧臺、電視墻綜合設計,三個功能合二為一。
② 客廳面積偏大,適當分一部分空間給主衛(wèi),解決浴缸的問題。
③ 利用客廳一部分空間,解決次衛(wèi)淋浴房的問題。而對一個偏正方形的客廳來說,并沒有太大影響,保證沙發(fā)背景墻到電視墻有4米左右即可。
④ 根據需要,將衣帽間擴大。
⑤ 原戶型中書房和臥室之間有一部分是非承重墻,將門洞擴大,通過折疊門的設計,增加客廳的采光。
⑥ 主臥室的床頭剛好對著衛(wèi)生間的門,所以設計隔墻擋住。
上為效果圖,下為實景。實景最大程度還原方案,是設計師非常重要的能力,真正好的設計是讓方案落地實現。
改造前客廳采光很差,客廳和臥室間有一個很小的門洞,書房是個封閉的房間。
評論( 0)
查看更多評論